中共宁夏第一个特别支部旧址——银川钟鼓楼,位于银川市解放东街和鼓楼南、北街十字路口,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古代建筑。
银川钟鼓楼,俗称鼓楼,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地方绅商捐资重建。民 国六年(1917年),宁夏县知事余鼎铭接续重建,并在四角增 盖卷棚顶角坊。钟鼓楼总高26米,占地576平方米,由台基、楼阁、角坊组成。
1926年9月,时任国民军联军第二师刘郁芬部政治处负责人的共产党员钱蜻泉赴陕北与陕北党组织取得联系后,带领李临铭、牛化东等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30余人,途经宁夏赴甘肃兰州到刘郁芬部的军事政治学校参加学习。此时,国民军联军大部队即将经过宁夏开赴陕西,亟须加强宁夏工作,支援部队过境。应国民军联军党组织的要求,钱蜻泉将李临铭、贺维新、马思然、陶振亚、郭维华等党员和一些进步青年留在宁夏工作。这些留下来的党员与国民军联军宣传队和中山日报社的党员马 云堃、贾一中等人,建立了宁夏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宁 夏特别支部,李临铭任书记,马云堃负责常务工作,贾一中负 责青年团工作。为便于公开活动,建立了国民党宁夏县党部,李临铭兼任常务主任。特别支部和县党部的办公地点设在钟鼓 楼东北角坊内。中共宁夏特别支部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宁夏地区有组织革命活动的开始。
中共宁夏特别支部成立后,先属国民军联军中的党组织领导;1927年3月后,直属中共陕西省委领导。1926年冬,陕北党组织又从榆林、绥德等地派出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参加国民军联军的政训工作。这些同志与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取得联系后,有些被分配在当地工作,有些被送到兰州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其中马云泽、李秉荣被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吸收为党员。当地人白虹剑、叶松龄、征克非也被接收为中共党员。发展共青团员三四十人,多是甘肃省立第五中学、第八师范的学生,其中有张子华(王绪祥)、孙殿才(赵忠国)、王子端、李天才等人,还帮助建立了工会、农会、商会、学生联合会等群众团体,成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
中共宁夏特别支部成立后,主要以国民党宁夏县党部的名义开展活动。国民军联军总政治部抵达银川后,又在总政治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当时,各军政机关、学校团体普遍建立了“列宁室”或“中山俱乐部”,悬挂列宁和孙中山像,教唱国际歌,陈列各种进步书刊供群众阅读。特别支部还组织学生利用集市日上街贴标语、演讲、画漫画、演活报剧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以重要节日、纪念日或重大事件为契机,组织群众集会游行,宣传革命思想,激发广大群众的反帝爱国热情;还选送袁金璋、雷启霖、李雨村、张子宽、刘廷栋等进步青年到中山学院学习,这些青年后来都成为宁夏地区的进步人士和革命骨干,为宁夏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4月、7月,蒋介石、汪精卫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革命形势急转直下。9月,国民党开始在宁夏进行“清党”,中共党员被驱逐,各群众团体被解散。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停止了活动。
中共宁夏特别支部虽然只存在了一年多时间,但在宁夏传播了马列主义,播下了革命火种,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宁夏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序幕。
1949年9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 得志、政委李志民等在钟鼓楼上检阅了入城的解放军部队。解 放后,银川市政府多次对钟鼓楼进行了妥善保护和加固维修。1988年,银川钟鼓楼被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命名为银川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银川市委、市政府对中共宁夏第一个特别支部旧址进行了立碑标识。2020年,被确定为银川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